比如说人走路,你是两条腿向前走,如果叫你把腿劈开走路,那你感觉很不自然,很难走,如果你长期这样走,习惯了,不让你这样走,也许你就会自然这样走,我们训练手指的弹性,手指的张力,手指的前后移动不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吗?
学琴就是这样,解决了这个习惯问题,下面学起琴来就简单多了.因为很多高难度的小提琴作品,作者在创作时,他已经就考虑了小提琴演奏指法弓法的难易程度问题,考虑了要达到目的的可行性,因此作品的指法弓法安排是非常有规律的,科学的,你没有经过那样的训练就不可能演奏好这些作品,也就是一般人常说的没有达到这种程度。
一个老师如何对学生合理的安排好教程呢?这就是一个合理的问题和科学的问题,如果说一个很有智慧又很勤奋的学生,你如果按步就班根据练习曲教材一曲一曲让学生往下练,这样就会把学生引向歧途,变成一个呆板的无创造性激情的练琴人.所以说教材的选用要因人施教,因人选材,不要墨守成规。当初盛中国的父亲盛雪教授,教他的女儿盛中华时,开塞练习曲只选练了十几首,克莱采尔练习曲也选用了十几首,罗德也只选用了十几首,巴格尼尼也练了几首,只经过五年的学琴道路,就考上了上海音乐学院。
我们经过了合理的科学的教程安排,必须要有科学的训练手段去实施,这是学琴与教琴过程中非常重要环节。比如说各种弓法技术,如何训练才能达到目的?如何避免走弯路?如何缩短训练时间?就能获取理想效果,这就是老师与学生在教与学过程中共同默契配合的问题。
比如说:小提琴弓毛贴弦问题,在学琴初期的时候老师就要告诉他如何把弓毛贴紧弦把声音拉出来,什么样的声音是贴紧弓毛拉出来的?什么样的声音是弓在弦上飘出来的?发音和力量控制问题老师要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指导学生、把握学生的前进过程。
最后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教会孩子练琴,有效促进孩子练琴。无论老师演奏水平多么高,教学方法多么好,教材选取的多么合理,如果孩子回家不练琴一切都没有意义,以下内容对于所有学习乐器的孩子都适用,不仅仅是小提琴。
首先家长和老师要鼓励引导孩子去练琴,每天定时定点,约法三章,刮风下雨雷打不动,长此以往有一个好的习惯也就成自然了。
之后就要解决如何从无效练琴变成高效练琴的问题。只需要几个关键点,马上就事半功倍。
用脑
练琴不用脑,怎能练得好?
练琴过程要用到手练、耳听、身动,脑想,而脑想是最重要的环节。如果大脑不思考,不及时记忆手指的触觉和耳朵听觉的刺激所产生的反馈,就无法记录下来练琴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和成长,练习就是机械无意义的动作罢了,又怎么快速提高水平呢?
如何在练琴中做到充分用脑?
1、在练习开始前,确定想要达到的目标。例如学习一首曲子,琴童们可以在脑中“幻想”一下自己希望达到的程度,然后朝着这个目标不断迈进;
2、规划练习方案。琴童可以在家长和老师的帮助下制定一个练琴计划,并按照计划练习;
3、大脑像录像机一样记录自己的练习过程,总结经验和错误,反复咀嚼不断改进。
专注
万事怕认真,学琴也如此
练琴不在于花了多久的时间,而在于有了方案之后专注、认真地去执行。三心二意的态度很难成功。
如何才能尽力保持练琴过程的注意力集中呢?
给大家几点建议:
1、练琴开始前清空大脑内的杂乱信息,按照练琴目标和练习计划前进;
2、家长们要给琴童提供安静的练琴环境;
3、不在难点上停留太久。纠结于一个难点而得不到解决,可能会导致孩子内心烦躁,还可能影响孩子的自信,可以先进行下一个环节,在状态较好的时候再回头解决难点。
重复
重复是学习之母
达芬奇画了一千多个鸡蛋的故事大家都知道。重复做一件事,看起来虽然枯燥,但是却是得到成长的有效途径之一。重复更是提升演奏水平的必要之路。
重复练习应该注意的事项:
1、重复不是无意义的反复。琴童要明确每一次重复的目的,有针对性地重复,总结经验,改正错误,这样才能做到每一次重复练习都是一次成长;
2、可以尝试“小单位重复”,分小节、分乐句、分段落的重复练习,从点到面逐步攻破。
慢练
想快?就得先慢!
心急吃不了热豆腐。想要快速无无错地演奏一首曲子,前提是要学会慢速练习。要注意的是慢练是指将一首曲子的节奏、风格放慢之后,加以更细心、细致的练习,从而更好地掌握整首曲子的方法,可不是用脑上的慢哦。
慢练的必要性
1、慢练就像“放大镜”一样将整首曲子的细节都扩大了,这样琴童能够更好地看清重难点,从而更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;
2、慢练是锻炼演奏技巧的重要手段,由慢到快,进而从生到熟;
3、慢练可以运用到许多方法里,例如:分解慢练、重复慢练等,将整个练琴过程融会贯通起来,练琴效率更高效。
转载自 小提琴公开课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