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读:销售假货立案标准依据货值金额而定,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货值达5万元以上即立案。若未销售但货值达15万元以上,或销售金额不满5万元但三倍后合计达15万元以上,亦属立案范围。
一、销售假货多少钱立案
销售假货,即销售假冒伪劣产品,当货值金额达到5万元时,公安机关会立案追诉。公安机关应予立案追诉的几种情形,包括但不限于:
1.伪劣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的;
2.伪劣产品尚未销售,但货值金额达到十五万元以上的;
3.伪劣产品销售金额虽不满五万元,但将已销售金额乘以三倍后,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货值金额合计达到十五万元以上的。
法律快车提醒,这些情形均属于立案追诉的范围。
二、销售假货量刑标准是什么
对于销售假货的量刑标准,我国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》第一百四十条有明确规定。
生产者、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、掺假,以假充真,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,其销售金额的不同区间对应着不同的刑罚:
1.销售金额在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,将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,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;
2.销售金额在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,将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,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;
3.以此类推,销售金额越高,刑罚越重。
这一量刑标准旨在严厉打击销售假货的犯罪行为,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。